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徽墨、歙砚遭遇发展困境亟待破解

发布日期:2025-03-28 16:11信息来源:民建黄山市委 作者:市民建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徽墨、歙砚是我国文房四宝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房用品产业发展,促进徽墨、歙砚等文房四宝产业传承发展,如素有“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美誉的歙县,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徽墨、歙砚生产企业和手工作坊500余家,年产歙砚700余万方、徽墨270余吨、综合产值超4亿元。但受原材料日益紧缺、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知识产权维护难等问题影响,徽墨、歙砚遭遇发展困境,应引起重视。

一是原料紧缺困境。徽墨、歙砚制作对原材料要求较高,但受资源枯竭、生态保护等因素影响,徽墨、歙砚制作所需原材料日渐紧缺,直接影响了产业未来发展。如徽墨制作中需要的松烟墨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黄山松为原料,需要的麝香、熊胆等名贵材料也源自麝、熊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日益加强,原材料采购困难愈发突出。又如歙砚制作需要的徽州砚石,产自歙县,石质坚润、纹理美丽、发墨性能上佳,但砚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导致可开发资源日益稀少,目前该县12处原砚矿已有7处枯竭,另5处已纳入限制开发。

二是传承发展困境。徽墨歙砚大部分环节需手工制作,生产技术要求高、习艺周期长、收入水平低、工作环境苦,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直接导致了产业人才的青黄不接。如徽墨制作分为合料、成形、晒墨等11道工序,普通墨需6个月、高端墨需1年时间才能出厂,且常处于高温、烟尘等脏差工作环境,以及“轻胶万杵”砸打墨泥等高强度劳动,导致年轻人不愿学习传承,目前歙县徽墨在岗工人1000人,45岁以上占比超65%。又如歙砚制作一般学习周期平均5年至10年,且学成后很难就业,导致学习人员锐减,安徽省行知学校设立的砚雕班近6年来每年仅能招生4-6人。

三是品牌保护困境。当前徽墨歙砚品牌建设、品牌发展、品牌保护等工作仍然滞后,产品溯源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等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再加上网络销售等新媒介造成的发现难、取证难、诉讼难等问题,导致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乱象依然存在。如仅在淘宝平台,年网上销售歙砚6000余块,其中10%的是劣质仿冒产品,经常出现消费者投诉举报问题。

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原料开发利用。建议地质勘查、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等部门牵头,完善徽墨歙砚原料保护开发政策,拓宽砚源矿种、稀有动植物资源等原料新开发渠道,合理做好科学评估、保护性开采、综合利用和货源储备,进一步缓解原料供给压力。同时鼓励引导徽墨歙砚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桐油烟、麝香、熊胆、冰片和珍珠粉等名贵原材料综合利用率,加大稀缺性原材料、新型替代原料等技术开发力度,确保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求的基础上,促进徽墨歙砚产业科学有序发展。

二是加强传承人才培育。加大对徽墨歙砚人才培育支持力度,加强徽墨歙砚职业基础技能培养和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建立徽墨歙砚专业人才评选奖励制度,对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定和待遇享受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开办相关专业、建立实训基地等校企合作,大力培养后备人才资源,着力培养一批艺术大师、“非遗”传承人、高技能人才等专业队伍。

三是加强品牌建设保护。加大徽墨歙砚品牌建设支持力度,围绕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贸易政策、人才政策等方面加强品牌管理,科学完善徽墨模具、歙砚设计制作等工艺标准制定,鼓励引导采用主产区产品原产地保护、溯源监管体系建设等方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惩治仿冒、假冒等侵犯品牌权益的违法行为,加大对品牌失信的惩处力度,保障徽墨歙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