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兵,1969年10月出生,硕士学位,黄山学院法学副教授,安徽省民法学研究会理事,安徽地平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2009年月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现任黄山市民建法制委员会主任。
坚守三尺讲台三十年 不倦诲人授业育法治
1991年7月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刚入弱冠之年的郑文兵,又迈进了大学的校园,走上了属于自己的三尺讲台,将所学的法学技能传授于学生。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那个法制体系正日趋完善的起点,法治精神在中华大地正蓬勃兴起的时刻,郑文兵以一个园丁的身份,承担起了法学教学研究工作。在三十年的执教过程中,他既是老师也是学生,因为既要向学生们传授法律知识,又要不断适应校园外日新月异的法治环境和不断完善的法制体系。教学三十年,他虽身在校园但学在四方,虽手执教鞭仍胸怀法理。始终秉持着:对待自己学无止境,对待学生知无不言的理念,在大学的课堂上培育着符合新时代要求和急缺的法律人才。曾创办了黄山地区历史上第一个全日制法学专业,因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先后获得校教学竞赛文科组第一名、黄山学院第三、五届教学优秀奖和校先进个人,课堂教学深受学生欢迎,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考核优秀。主持或参与省级教研、科研项目8项,发表论文多篇。作为“双能型”教师,积极指导学生服务社会,并长期担任学生社团(黄山学院青年法学会)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学以致用,积极参与法律实践,多次被评为社团优秀指导教师。
积极投身法律实践 用行动践行法治精神
作为一名法律人,最大的追求是公平正义,是维护公民的权利和法律的尊严,是要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参与变革,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从毕业之后,郑文兵在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的同时,没有遗忘法律人的职业追求。通过自己的努力,1993年取得了律师资格,2020年1月获批安徽省首批行政法、公司法专业律师。律师执业期间成功承办了数百起诉讼和非诉讼案件,其中有多起案件在市内及省内均有一定影响,包括黄山市首例精神损害赔偿案、全市标的额最大的行政处罚案、迎客松商标纠纷案,黄山恒远计算网络公司解散纠纷案等。并先后在《中国律师》、《安徽律师》等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曾获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奖,黄山市首届律师辩护词、代理词大赛一等奖等。作为一名教师和律师,郑文兵不忘普法职责、甘当普法先锋。积极利用专业知识为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军部队及公民个人义务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数百件,作为市“六五”、“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先后为市政府党组、黄山学院党委中心组、全市市直所有行政执法人员和基层社区干部、大中小学师生讲授培训法学理论和实务课程近百场,普遍受到听众认可,为宣传宪法法律,传播法治文化作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做好政府法律顾问 推进法治黄山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2004年黄山市人民政府首次设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并在市内外遴选法学专家和优秀律师组成政府法律顾问团以来,郑文兵以其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专业素养至今连续十六年先后被四届政府选聘为黄山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2018年1月身为民建会员的郑文兵又被选聘为中共黄山市委法律顾问,此外,还被聘为黄山市政府首批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黄山市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并先后担任了市经开区管委会、屯溪区政府、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审计局、市民政局等多家政府机关法律顾问。在担任政府法律顾问期间,郑文兵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论证和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重要法律文书或合同的审查修改,尽职尽责办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仲裁案件,参与了包括了黄山市行政复议制度改革试点、黄山市旅游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试点、中心城区仙人洞路改造征收补偿方案、国开行融资事项、屯溪老街滨江路改造、黄山市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黄山市农村生活垃圾PPP项目、黄山市新安江绿色发展投资基金合作项目等项目的审查和论证,提交的意见和建议也多次为市领导采纳,确保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合法性;特别是黄山市被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参与了多个地方立法及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和论证,以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合法合规,其中包括《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徽州古城保护条例》、《黄山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实施办法》、《黄山市徽州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暂行办法》、《黄山市古民居原地保护利用土地转让办法》及黄山市“百村千幢”工程相关办法、黄山市政府权责清单等,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上位法的规定结合黄山市实际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和建议,被有关部门吸收采纳,保障了地方立法和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有效合法;同时,为提高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先后为市县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多层次法治培训讲座。此外,还多次参与原市政府法制办、司法局等单位组织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督察活动,较好地发挥了政府重要参谋助手作用。在法律顾问的岗位上,他始终以推动地方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为己任。
在《法学阶梯》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法学乃正义之学。作为法治理念忠实的践行者,郑文兵立足于法学教学与实践两条战线,用勤勉尽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职业操守,捍卫着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法治中国建设进献微薄之力。